VIP標(biāo)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無圖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關(guān)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shù)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營養(yǎng)與健康 » 正文

吃魚:吃哪個部位最營養(yǎng)?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9-07-28  來源:39健康網(wǎng)社區(qū)  瀏覽次數(shù):516
核心提示:1、吃營養(yǎng):魚肉、魚腦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供熱能低;還含有鈣、磷、鉀、碘、鋅、硒等無機鹽,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等。 魚的肌肉有暗色肉和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較多的脂質(zhì)、糖原、維生素、酶類等,味道較腥,一般活動

    1、吃營養(yǎng):魚肉、魚腦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供熱能低;還含有鈣、磷、鉀、碘、鋅、硒等無機鹽,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等。

    魚的肌肉有暗色肉和白色肉之分,暗色肉含有較多的脂質(zhì)、糖原、維生素、酶類等,味道較腥,一般活動性強的金槍魚、鰹魚、沙丁魚等暗色肉較多;銀鱈魚、大黃魚、比目魚等則白色肉較多,腥味較輕。

    魚腦中富含俗稱“腦黃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還有磷脂類物質(zhì),有助于嬰兒大腦發(fā)育,對輔助治療老年癡呆癥也有一定作用。但魚腦膽固醇含量較高,應(yīng)控制食量。

    2、吃美容、吃口感:魚鰾(魚肚)

    魚鰾中含有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質(zhì),有改善組織營養(yǎng)狀況,促進生長發(fā)育,延緩皮膚衰老的效能。

    食用魚肚在1600多年前的《齊民要術(shù)》中就有記載,稱其與燕窩、魚翅齊名,素有海洋人參之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通常制成干品,稱為魚肚。魚肚制成的菜肴口感滑潤、細膩,有濃厚感。

    魚肚在食用前,必須提前泡發(fā),其方法有油發(fā)和水法兩種。

    質(zhì)厚的魚肚兩種發(fā)法皆可,質(zhì)薄的魚肚油發(fā)較好。油要保持低溫,當(dāng)魚肚炸到手一折就斷,斷面如海綿狀時,就可撈出。

    倒入開水,使其浸發(fā)回軟、擠去水分,根據(jù)需要切成不同形狀,再用溫水漂去油質(zhì)、洗凈后即可做菜。

    3、吃新奇、吃情趣:魚鱗、魚眼、魚唇

    魚鱗含膽堿,可增強記憶力。它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對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臟病都有一定作用,可做成魚鱗凍食用。

    此外,陳舜勝表示,鰣魚和鰳魚的魚鱗中含有一定脂質(zhì)和鮮味成分,烹飪時也可不去鱗,直接蒸制,食用時吮一下汁,可攝取一點從中溶出的膠原蛋白。

    帶魚魚鱗中含有可抗癌的6-硫代鳥嘌呤,價值較高,吃時不必刮。

    魚唇多以鱘魚、鯊魚、鰩魚上唇部的皮及連帶組織干制而成,主要成分也是膠原蛋白。

    它也屬海味八珍之一,但其實沒多少營養(yǎng)。魚眼中維生素B1和DHA的含量略高,但由于魚眼畢竟量小,營養(yǎng)價值不大。

    此外還有魚尾和魚骨,魚尾就是魚尾部的一段魚肉,營養(yǎng)和魚身的肉差不多;

    魚骨確實有補鈣的效果,但是一般人們吃的很少,鯊魚的魚骨則可以做成魚骨粉。

    小鏈接:魚能護心但油煎害心

    魚能護心,因為魚富含omega-3脂肪酸,能降低血管炎癥反應(yīng)、降低血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危險。

    不過,魚的烹飪方法決定吃魚是否營養(yǎng)。所謂沒有垃圾的食物只有垃圾的吃法。烹飪魚保持omega-3脂肪酸的最佳方式是清蒸和水煮。而不適合的方法是油煎。

    這不是沒有任何根據(jù)的。西方研究證明,吃油炸油煎魚、或者魚肉漢堡和魚肉三明治,并沒有健康作用,相反,心臟病危險還有升高的趨勢。

    因為omega-3難以承受煎炸的高溫,非常容易氧化,故而魚類不宜采用煎炸的烹調(diào)方法。

    此外,煎魚的油經(jīng)過高溫加熱后,會產(chǎn)生大量“壞脂肪”(反式脂肪)對心臟是有害無益的。

 
關(guān)鍵詞: 營養(yǎng)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安全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guān)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guān)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安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