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河豚魚皮革的加工利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2-08
   河豚魚皮革的加工制造工藝過程如下:
    1.浸水
    魚皮置缸或池中,在8~15℃的水溫下進行5~6小時的浸泡。
    2.洗滌   
    然后將皮洗刷,漂洗20~30分鐘后滴去水分,稱重,確定其重量,以后過程即根據(jù)這一重量進行材料配方。
    3.浸灰
    為了使纖維膨脹,以除去皮中脂肪及粘附蛋白質(zhì),放入皮重3—4倍的10%~20%的生石灰乳中浸漬。浸灰時間一般8~24小時,溫度為15~20℃,須不時翻動。然后再用清水洗滌。
    4.脫灰
    于常溫20℃左右的溫度下用硫酸銨脫灰,硫酸銨的用量為皮重的1%~1.1%,時間為45分鐘。脫灰的完全程序,可用酚酞試驗來鑒定。于是把脫了灰的魚皮洗滌半小時,然后進行軟化。
    5.軟化(酶鞣)
    將脫灰后的魚皮移放洗凈的缸內(nèi)或池中加入胰酶,用量為濕皮重0.3%~0.5%,再進行攪拌均勻壓平,溫度保持 37~40℃,軟化時間按魚皮的堅實程度而定,一般1~2小時即可。軟化后,把皮鋪在略成弓形、結實而厚的刨皮板(拱馬)上,用適當?shù)呐俚哆M行凈面。
    6.鋁鹽處理
    在轉(zhuǎn)鼓中進行,時間為3小時,轉(zhuǎn)鼓的轉(zhuǎn)動為2小時(開始加工和加工終結各1小時)。溶液組成為:水190%、食鹽 6%、鋁明礬4%(均以浸過水的皮重計算)。
    7,鞣制
    在轉(zhuǎn)鼓中用鋁鹽處理后的廢液內(nèi)進行,是把鉻鞣液加入轉(zhuǎn)鼓內(nèi),氧化鉻的用量則按生皮重量的2%計算,鉻鞣液的堿度為43%~45%。為了提高鉻鞣液的堿度,在轉(zhuǎn)鼓內(nèi)轉(zhuǎn)動3小時后,并當其運轉(zhuǎn)時,把0.1%純堿加入鞣液中,30分鐘后把同數(shù)量的第二份純堿添入。為了更精確的計算純堿量,可進行鞣液分析,并確定其“渾濁點”。由開始鞣制起過5~6小時后,即進行沸水試驗,如果這種試驗表明皮鞣透不夠,即在75℃時皮收縮,則必須添加第三份純堿,鞣制還要延續(xù)1~2小時,然后把皮取出,鋪在弧形而光滑的木板上靜置1天。經(jīng)過洗滌放轉(zhuǎn)鼓中再用堿處理,這時純堿用量為鞣制后的皮重的0.4%,中和后清水漂洗。
    8.染色
    染料為酸性紅或橙,用量為鞣制皮重的0.3%。溶于皮重3倍的水中,溫度為45℃,染色時間為40~45分鐘。
    9.加脂
    仍在轉(zhuǎn)鼓中用油脂乳化液進行,油脂乳化液是由染色皮革重的3%磺化魚油和6%礦物油組成。加脂時間為半小時,溶液溫度為55—60℃。加脂后將皮張堆放在弧形而光滑的木板上靜置一晝夜。
     10.干燥、回濕和刮軟
    然后將皮張釘木板上,在25~30℃的溫度下晾干。把干皮取下置放于溫度為40~45℃的鋸木屑中進行回濕3小時左右,取出遮蓋好,堆置12~16小時。干時放刮軟臺上以手工進行刮軟。   
    11.修飾
    剪去不整齊的邊緣;皮面用刷子涂上無色鉻素膏,于20~25℃溫度下補充干燥。然后進行磨光、壓花等修飾工作,成品分級包裝。
 
分享: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7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