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臺灣果桑品種苗木繁育技術(sh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8-15
核心提示: 果桑46C019和72C002是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蠶桑指導站從我國臺灣省引進的優(yōu)良果桑品種,桑果品質(zhì)優(yōu),產(chǎn)量高,深受市場歡迎,苗木供不應求。
        果桑46C019和72C002是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qū)蠶桑指導站從我國臺灣省引進的優(yōu)良果桑品種,桑果品質(zhì)優(yōu),產(chǎn)量高,深受市場歡迎,苗木供不應求。由于宿遷地區(qū)春旱夏澇,采用傳統(tǒng)人工室內(nèi)嫁接方法(以臺灣品種果桑的枝條作接穗與本地實生桑根作砧木)繁育苗木,周期長,成活率、出圃率均低。筆者經(jīng)多年試驗研究,探索出了嫁接體室內(nèi)紙箱預措、室外拱棚育苗及開葉移栽、冬季泥團硬枝扦插電溫床育苗、夏季疏枝泥團扦插育苗等新技術(shù),并在生產(chǎn)上應用,達到了當年育苗、當年出苗的目的。

1嫁接體室內(nèi)紙箱預措新技術(shù)

本地區(qū)一般在冬季晚期或早春季節(jié),在室內(nèi)人工嫁接,嫁接體埋藏在室內(nèi)黃沙中預措,或室外泥土中預措(上覆蓋塑料薄膜),這兩種方法接穗頭均易腐爛,是46C019品種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經(jīng)多年實踐,筆者對嫁接體預措技術(shù)進行創(chuàng)新,將嫁接體平放在內(nèi)襯塑料薄膜的硬紙箱中,噴灑500倍多菌靈溶液,然后用塑料薄膜蓋嚴,定期打開檢查,噴灑多菌靈溶液,還能保持箱內(nèi)潮濕環(huán)境。放在室內(nèi)高溫處,或室外大棚內(nèi),待穗芽長到約2 cm時栽植到大田。

這種新技術(shù)的主要優(yōu)點是成本低、易操作、成活率高,一般在80%以上。在搬運和移栽時,要輕拿輕放,不碰傷穗芽,接穗頭更不能松動。

2嫁接體室外拱棚預措、開葉移栽技術(shù)

2.1建溫床

在2月下旬按常規(guī)袋接技術(shù)進行室內(nèi)嫁接。在室外選擇向陽、土質(zhì)為沙土或沙壤土的地塊作畦,畦寬1 m,長度視嫁接體的多少而定,一般每1 m2可育嫁接體5 000株左右。將畦內(nèi)土壤打碎,從寬邊開20 cm深溝,將成捆嫁接體豎立并排放置,用木板條推土將根系壅實,這樣一排排放完,取細沙土將接穗頭蓋實,厚度2 cm。每隔30 cm用細毛竹或竹片作拱棚支架,高度0.5 m,兩邊用毛竹固定,上覆塑料薄膜,用磚或土將四周壓嚴。

2.2溫床管理

若發(fā)現(xiàn)畦面土壤干燥深達1 cm時,應及時灑水,土壤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嫁接體培育到20 d后,大多數(shù)穗芽陸續(xù)出土,一星期后,開1葉,這時應注意中午高溫,可用草簾遮擋向陽部分。達30 d時,在傍晚將拱棚兩頭薄膜揭開,煉苗3 d后,再將背陽一面的薄膜掀開,再煉苗3 d,然后把薄膜全部取下,再蹲苗1個星期即可移栽大田。煉苗期間每天澆水1次,保持苗床濕潤。

2.3移栽大田

一般溫床育苗40 d左右,時間在4月上旬,75%開1葉時即可移栽,栽前每667 m2施復合肥50 kg作基肥,深耕、耙平。選擇陰雨天或傍晚進行移栽,行距30 cm,株距15 cm,栽植溝深20 cm,壅土后埋實穗頭,留出頂芽和新葉;若土壤干燥,應帶水移栽。苗木成活后,注意防治地老虎等蟲害,及時除草,追施尿素2次。

此項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采用拱棚保溫,而不是地膜直接覆蓋,管理較方便。開葉再移栽,接穗與砧木已愈合,并避開干旱月份,提高了成活率。

3果桑冬季泥團硬枝扦插電溫床育苗技術(shù)

3.1插穗準備

插穗一般隨剪隨用為好。若穗條是在扦插前1~2周剪下的,應用多菌靈溶液噴濕,然后用塑料薄膜裹嚴,防止穗條干枯。插穗的長度 山西果樹SHANXIFRUITS 2013(3)15~16 cm,每20根扎成捆,下端剪口齊平,浸泡于200 mg/kg的桑用專用生根劑。一般2 g桑用專用生根劑可浸泡插穗約2 000株。浸泡池可在室內(nèi)用磚圍成一圈,放上塑料薄膜,形成槽池,先將插穗成捆地豎放在槽內(nèi),互相靠緊,然后將配好的藥液倒入槽內(nèi),深度約3 cm,浸泡時間約6~8 h。

3.2泥團扦插

取雞蛋大小的黏土放入手中,搓成直徑5 cm的圓球,放入左手掌心,壓成圓餅,厚度約為1 cm,然后加入一小調(diào)羹黃砂于泥餅中間,用手指稍壓黃砂,再取插穗,下端豎放在砂上,并插入約0.5 cm,最后搓成鴨梨狀,直徑4 cm,縱向7~8 cm。

3.3電溫床鋪設(shè)

在有電源的屋內(nèi),用少量磚頭圍成長度約7 m、寬1 m的溫床,溫床底部鋪草厚約6 cm,草上鋪約3 cm厚的黃砂,然后布放地加溫線,在溫床兩頭的木板鐵釘上來回拉約17道,線與線的間距約6 cm,再鋪黃砂,厚度約3 cm,要求砂面平整;接著排放泥團苗,相互挨近,最后在泥團之間撒上黃砂,穗頂芽露1~2個,把控溫儀探頭插入黃砂內(nèi),深度必須與插穗下端的深度一致。每1 m2排放約700株左右。

3.3溫床管理與適時出床

插后的管理主要是噴水和保持溫床的溫度。每個溫床內(nèi)每天噴溫水13~15 kg。要用噴霧器噴勻。溫床內(nèi)的溫度保持(28±2) ℃,如果過高或過低,要調(diào)節(jié)控溫儀刻度上的指針。46C019品種泥團苗在溫床內(nèi)約10 d時間便可產(chǎn)生新根,并穿過黃砂和泥團;72C002品種要晚約4 d。當大部分的泥團苗幼根穿出泥團0.5~1 cm時,為泥團苗出床適期。泥團苗在搬運過程中,要防止泥團破裂和桑芽、桑根被碰傷、受干等。栽植后隨即澆水,最后再培土,呈垅狀,穗芽露出1~2個桑芽。

4夏季疏枝泥團扦插育苗技術(shù)

4.1枝條培養(yǎng)

在果桑樹苗未發(fā)芽前,剪去根頸處的枝干,壅土蓋實,發(fā)芽后陸續(xù)長出若干新枝條;另一種方法是當年新培育的苗圃,在春季生長到約15 cm時摘去頂芽,新苗基部產(chǎn)生大量新枝條,再壅上泥土,露出新梢。

4.2疏枝時期與方法

6月上旬或中旬,在早晨或傍晚,或陰雨天,用小鐵鏟將含多個枝條的植株四周扒開,露出枝條根部,留下粗壯枝條作主枝,余下的枝條用剪刀連根剪下,無根的枝條連老皮帶木質(zhì)部剝離,再回填土壤。剪下的枝條放到室內(nèi)及時噴水,防止萎蔫。

4.3泥團扦插

剪去枝條新稍,留高約17 cm,頂端保留3片葉,其余剪掉,留下的葉片再剪去一半,然后放入含500倍液的多菌靈溶液中浸泡約3 h。泥團制作方法與冬季泥團硬枝扦插相同,不同的是帶根的枝條可以直接包裹在泥團中。

4.4苗床管理與適時出床

在房檐或樹底下,四周用磚或木板圍成方形苗床,床內(nèi)地面鋪上塑料薄膜,形成底鋪上蓋,將泥團苗挨近排放,噴灑500倍多菌靈溶液,用塑料薄膜覆蓋,四周一定要蓋嚴實。前期要注意遮陰,避免陽光直射,每天早晚各噴灑一次多菌靈溶液,7 d左右新根穿出泥團,16 d左右長出2~4片新葉,逐步打開薄膜,再煉苗約4 d即可移栽。利用傍晚或陰雨天栽植。本項新技術(shù)具有技術(shù)簡單、成本低、易操作、成活率高等優(yōu)點,適用于發(fā)根、發(fā)枝能力較強的46C019品種,72C002品種不適宜此種技術(shù)。

編輯:foodqa

 
分享:
 

 
 
推薦生產(chǎn)技術(shù)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36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