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chǎn)技術 » 種植技術 » 水果 » 正文

梨的蟲害部分(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5-05-16

12.梨癭華蛾

[分布為害]又名梨瘤蛾,學名sinitinea pyrigalla yang 目華蛾科。在我國各梨區(qū)均有發(fā)生,以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和陜西等省梨區(qū)發(fā)生普遍,管理粗放的果園受害重。梨瘦華蛾只為害梨,以幼蟲蛀新梢為害,蛀入處由于幼蟲為害刺激,增生膨脹形成球形的蟲,蟲口密度大時,新梢蟲瘦幾個連接成串,形如“糖葫蘆”。
 [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5~6毫米,翅展12~17毫米,體灰褐色,復眼黑色,前翅近基部有2條褐色紋,靠外緣中部有1絲褐色鱗片似黑斑,后翅灰褐色,前后翅緣毛較長。卯橙圓形,橙黃色至棕褐色,長約0.5毫米。老熟幼蟲體長7~8毫米,乳白色,頭小為淺紅褐色,服部肥大,腹足短小。蛹體長5~6毫米,褐色。
[發(fā)生規(guī)律]在北方梨區(qū)1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蟲瘤內(nèi)越冬,梨芽萌動時開始羽化,花芽膨大鱗片露白時為羽化盛期。成蟲多傍晚活動,卵散產(chǎn)于枝條粗皮、花芽葉芽和蟲瘤等縫隙處,梨新梢生長期開始孵化,初卵幼蟲爬行到剛抽出的幼嫩新梢蛀人為害,一般到6月份被害處增生膨大形成瘦瘤,幼蟲在瘤內(nèi)生活取食,9月中、下旬老熟,咬一羽化孔后于瘤內(nèi)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1)剪除蟲瘦,集中消滅其中的幼蟲和蛹。剪蟲校的防治措施應在大范圍內(nèi)進行,且連續(xù)3~4年徹底進行,可以實現(xiàn)區(qū)域性消除。(2)成蟲發(fā)生期即花芽萌動期噴藥防治,可選用藥劑20%速滅殺丁1500~2000倍液,2.5%敵殺死1500~2000倍液,甲胺磷1000~1500倍液等菊酪類藥劑和有機磷藥劑。(3)若蟲孵化期,除上述藥劑外,25%滅幼服3號2000倍液,35%賽丹1500~2000倍液,1.8%齊螨素3000~5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3.梨潛品娥

[分布為害]又名串皮蟲、梨潛皮細娥,學名acrocercops astanrolameyrickyrick,屬鱗翅b,細病蛾科。在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北京、天津等省、直轄市均有發(fā)生。為害梨、蘋果、核桃、板栗、沙果、海棠等多種果樹。以幼蟲潛入枝條表皮層下串食為害。初蛀為線狀彎曲的隧道,后隧道匯合成片,致使表皮枯死爆裂翹起,影響樹勢。偶爾也為害果,于皮下蛀食。
[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4~5毫米,翅展8~11毫米,銀白色、復眼紅褐色,觸角絲狀,胸背生有褐色磷片,前翅披針形銀白色,其金黃至褐色寬斜帶5條,翅端和基部各有一狹紋,后翅狹長灰褐色,前后翅緣毛極長。卵為水青色半透明橢圓形,具網(wǎng)紋,初乳白后變黃白色。初齡幼蟲體扁平乳白,頭黃褐色呈扁三角形,胸部較腹部寬大,老齡幼蟲體長7~9毫米、體圓筒形稍扁,頭殼褐色近半圓形,胸足形成,腹足退化。蛹體長為5~6毫米,初淺黃

后變?yōu)樯铧S色,接近孵化時出現(xiàn)黑褐色花紋,繭黑褐色長腎形。
[發(fā)生規(guī)律]此蟲在東北1年發(fā)生1代。其他地區(qū)每年發(fā)生2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干表皮下越冬。寄主萌芽后開始活動。在華北地區(qū)5月幼蟲老熟,并在潛皮下作繭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并產(chǎn)卵,7月第一代幼蟲為害,8月出現(xiàn)第一代成蟲并產(chǎn)卵、9月發(fā)生第二代幼蟲并越冬。
[防治方法](1)春秋結合刮皮,挖幼蟲消滅。(2)捕殺幼蟲和蛹:在蟲口密度餃小的果園,在幼蟲為害期順蟲道細找,發(fā)現(xiàn)高鼓處和蟲道斷頭處大多有幼蟲或蛹,可用手壓死。(3)在蟲口密度較大的果園,抓住成蟲羽化期噴:2.5%功夫,20%速滅殺丁,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80%敵敵畏1000倍液,50%甲胺磷1000倍液。在幼蟲為害發(fā)生期可噴上述藥劑或25%滅幼服3號2000倍液,20%除蟲脲6000~8000倍液等。

14.中國梨木虱

[分布為害]學名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屬同翅目,木虱科。以遼寧、河北和山東梨區(qū)較發(fā)生普遍,是當前梨樹的最主要害蟲之一。主要寄主為梨樹,以成、若蟲刺吸芽、葉、嫩枝梢汁液進行直接為害,分泌黏液,招致雜菌,使葉片造成間接為害、出現(xiàn)褐斑而造成早期落葉,同時污染果實,影響品質(zhì)。
[形態(tài)特征]成蟲分冬型和夏型,冬型體長2.8~3.2毫米,體褐至暗褐色,具黑褐色斑紋。夏型成蟲體略小,黃綠色,翅上無斑紋,復眼黑色,胸背有4條紅黃色或黃色縱條紋。卵長圓形,一端尖細,具一細柄。若蟲扁橢圓形,淺綠色,復眼紅色,翅芽淡黃色,突出在身體兩側。
[發(fā)生規(guī)律]在東北地區(qū)1年發(fā)生3~5代,在冀中南部區(qū)一年發(fā)生6~7代。以冬型成蟲在落葉、雜草、土石縫隙及樹皮縫內(nèi)越冬冀中南部為例,在早春2~3月份出蟄,3月中旬為出其不意出蟄盛

期在梨樹發(fā)芽前即開始產(chǎn)卵十枝葉痕處,發(fā)芽展葉期將卯產(chǎn)十幼嫩組織茸毛內(nèi)葉緣鋸齒間、葉片主脈溝內(nèi)等處。若蟲多群集為害,在果園內(nèi)及樹冠間均為聚集型分布。若蟲有分泌教液的習性,在就液中生活、取食及為害。直接為害盛期為6~7月份,因各代重疊交錯,全年均可為害到7~8月份,雨季到來,由于梨木虱分泌的教液招致雜菌,在相對濕度大于65%時,發(fā)生霉變。致使葉片產(chǎn)生褐斑并壞死,造成嚴重間接為害,引起早期落葉。
[防治方法](1)徹底清除樹的枯枝落葉雜草,刮老樹皮、嚴冬澆凍水,消滅越冬成蟲。(2)在3月中旬越冬成蟲出蟄盛期噴灑菊酯類藥劑1500~2000倍液,控制出蟄成蟲基數(shù)。(3)在梨落花95%左右,即第——代若蟲較集中孵化期,也就是梨木虱防治的最關鍵時期。選用27%水胺氰1200~1500倍液,20%螨克(雙甲瞇)1200~1500倍液,10%高滲雙甲脈1500倍液,10%吡蟲啉4000~6000倍液,1.8%阿維蟲清(齊螨素)2000~3000倍液,35%賽丹1500~2000倍液,40%水胺琉磷1500倍液等藥劑和濃度,發(fā)生嚴重梨園,可在上述藥劑及濃度下,加入助殺或消解靈1000倍液等助劑,以提高藥效。

15.梨二叉蚜

[分布為害]又名梨蚜,學名toxoptera piricola mats,屆同翅目,蚜科,是梨樹的主要害蟲。全國各梨區(qū)都有分布,以遼寧、河北、山東和山西等梨區(qū)發(fā)生普遍,個別梨園受害最嚴重。以成蟲、幼蟲群居葉片正面為害,受害葉片向正面縱向卷曲呈筒狀,被蚜蟲為害后的葉片大都不能再伸展開,易脫落,且易招致梨木虱潛入。幼樹受害后。影響樹冠形成并推遲結果。
[形態(tài)特征]無翅胎生雌成蚜體長約2毫米,綠、暗綠或黃褐色,常疏被白色蠟粉,頭部額瘤不明顯,口器黑色,背中央有一條深綠色縱帶。有翅胎生雌成蚜體長1.5毫米左右,翅展約5毫米,頭胸部黑色,腹部綠,額瘤微突出,口器黑色,復眼睛紅色,前翅中脈分二叉,故稱二叉蚜。卯橢圓形,長約0.7毫米,黑色有光澤。若蚜與無翅胎生雌蚜相似,體小,有翅若蚜胸部較大,具翅芽。

[發(fā)生規(guī)律]梨蚜1年發(fā)生10多代,以卵在梨樹芽腋或小枝裂中越冬,翌年梨花萌動時孵化為若蚜,群集在露白的芽上為害,展葉期集中到嫩葉正面為害并繁殖,致使葉片縱卷成筒狀,到落花后半月左右開始出現(xiàn)有翅蚜,5~6月間轉(zhuǎn)彬移到其他寄主上為害,到秋季9~10月問產(chǎn)生有翅蚜由夏寄主返回梨樹上為害,11月份產(chǎn)生有性蚜,交尾產(chǎn)卵于枝條皮縫和芽腋間越冬。
[防治方法](1)在發(fā)生數(shù)量不太大時,早期摘除被害葉、集中處理,消滅蚜蟲。(2)抓好開花前噴藥防治。此期越冬卯全部孵化、而又未造成卷葉時應噴藥,藥劑種類及濃度10%蟲啉(一遍凈)3000~5000倍液,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40%久效磷1000~1500倍液,1.8%阿維蟲清4000~5000倍液,20%速滅殺丁1000~1500倍液等。(3)保護利用天敵。蚜蟲天敵種類很多,當蟲口密度較小、沒必要噴藥時,保護利用天敵的作用很明顯。

 

 
分享: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6.879 second(s), 1054 queries, Memory 4.1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