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實驗技術 » 動物學技術 » 正文

線蟲──超級模式生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6-27

一九六○年代的研究先驅布瑞納(Sydney Brenner)認為,線蟲是一種富有特性的生物,雖然它的體積p而透明,但卻包含了完整的分化組織及一個有腦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這些特色可協(xié)助研究人員進行線蟲是否具有學習行為的研究。

線蟲生活在土壤間水層,成蟲體全長只有 0.1 公分,因以細菌為食物,所以在實驗室中極易培養(yǎng)。又因為全身透明,研究時不需染色,即可在顯微鏡下看到線蟲體內的器官如腸道、生殖腺等;若使用高倍相位差顯微鏡,還可達到單一細胞的分辨率。因此,線蟲是研究細胞分裂、分化、死亡等的好材料。又因為線蟲僅有一千多個體細胞,所以它的所有細胞都可以澈底地觀察研究,這與人體數(shù)十兆的體細胞比起來,真是簡單多了!

二○○二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得主布瑞納、蘇斯頓(John E. Sulston)及霍維茲(H. Robert Holvitz)的重要貢獻有二,一是建立了線蟲的模式生物系統(tǒng),他們運用對線蟲優(yōu)越及完善的遺傳分析技術,發(fā)現(xiàn)許多影響線蟲發(fā)育的基因,其中也包括作用于計劃性細胞死亡的一些重要基因,這讓研究者有機會一窺計劃性細胞死亡的機制。另一貢獻是將牽涉到細胞死亡的重要基因,在人類基因體中找到同源基因,而讓細胞死亡機制能在人類基因中進行進一步研究。這些重要成就不只讓大家了解線蟲,又因線蟲及人類基因體之間的保守性,將這些研究應用在人類的疾病及醫(yī)學上也有卓越貢獻。

此外,科學界新近發(fā)現(xiàn)的結果,又確立了線蟲的超級模式生物地位,例如在其食物中加進干擾 RNAs(interfering RNAs)后,可進行觀察線蟲體內的何種基因會被關閉。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小蟲的生命力奇強,它們可存活在冰凍的保存環(huán)境中,而前次被攜上太空的線蟲,雖然與「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一起墬落,但在四個月后被人發(fā)現(xiàn),它們仍活著。但以線蟲只有 10 天的平均壽命來看,意謂一些存活的線蟲可能是最初太空旅行線蟲所產生的第四或第五子代。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88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