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中草藥實用技術專題 » 正文

寧夏枸杞子的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7-26  瀏覽次數(shù):787
     枸杞為茄科、枸杞屬植物,別名枸杞菜、枸杞頭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以果實入藥,有滋陰補腎、益氣安神、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功效,可治療糖尿病、慢性肝炎、肺結核等疾病。寧夏枸杞(寧杞1號、寧杞2號)在北方地區(qū)種植,單產干果達250千克左右,按每千克16元計算,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左右,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
    一、選地整地 枸杞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瘠薄、鹽堿、沙荒。為獲得優(yōu)質高產,宜在近水源的砂質壤土(pH值為8.0左右)上種植。秋季作物收獲后,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5000kg,氮、磷、鉀復合肥100kg,耕深30cm以上,整平土地,并澆凍水。次春播種前,淺耕細耙,做成寬1m的平畦,畦以南北走向為好。
    二、繁殖方法 枸杞繁殖能力強,可用種子、扦插、分株繁殖。(一)種子繁殖:秋季將成熟果實收獲后陰干,存放于干燥、冷凍的室內,至次年2月中旬,將果實搗碎,洗去果皮,選出種子,用2倍細沙混勻,堆放在冷室內,經(jīng)常翻動,保持濕潤,3月下旬進行播種。(二)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長江以北地區(qū)種植枸杞的主要方式。可在3月間扦插,選一年生徒長枝或強壯枝,截成10~15cm長的插條,帶3~5個芽,下端截成斜面,按株距10cm、行距20cm插入苗床土壤中,插入深度約為插條的三分之二,每穴2根,并加蓋小拱棚保溫,棚溫控制在12℃以上,地表保持濕潤,10天左右即可生根成活,成活后要保持土壤濕潤。當株高1m,有4條須根時定植,按每667平方米種植250株左右,株距1.2~1.5m、行距1.8~2.0m,壟植、溝植皆可。(三)分株繁殖:可取距母株3~7cm水平根上的分蘗苗進行移栽。
    三、田間管理 (一)中耕除草:一年應中耕除草5~6次,深度7~10cm。每年要進行2次翻園,以增強土壤透氣和保墑,促進根系發(fā)育。第一次在初春4月份,深度13cm,第二次在10月下旬,深翻20~25cm。(二)施肥灌水:枸杞忌多濕與排水不良,干旱又影響其生長、結果,應及時進行澆水。開春后若干旱,則每10~15天灌水一次,采果期間,每采1~2次果需灌水一次;雨季應及時排澇;地凍前需澆灌冬水。11月中上旬,按每(667平方米)2000kg,在樹的一側開環(huán)形溝,施一次腐熟廄肥等,施后覆土、澆水。在開花結果盛期的5~6月份,追施2~3次氮肥,每株施用尿素、硫銨、硝銨等50~100克,隨即灌水。(三)修剪整枝:一年生枸杞,定干高50~60cm,剪去頂部,在剪口下4~5cm的處,選留3~5個分布均勻、生長健壯技條作為主枝;二年生枸杞,主枝留長30~40cm,側枝留20cm,其他有空隙的枝條留8~10cm,形成第一層樹冠;三年生以上的枸杞,主側枝留40~50cm,側枝上的枝條20~30cm,側枝上每隔15cm留一枝條,樹高不超過1.5m,樹冠直徑不超過1.5m。成型后,要經(jīng)常剪去枯、病、弱枝,保持高產、穩(wěn)產的樹型。
    四、病害防治 枸杞的抗逆性比較強,病蟲害很少發(fā)生。枸杞的病害主要有黑果病和根腐病。黑果病發(fā)病初期可噴1∶120~160的波爾多液、50%可濕性退菌特1000倍液或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每7~10天噴藥1次。根腐病。發(fā)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靈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或立即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病株周圍土壤。蟲害主要有枸杞實蠅、癭螨等。發(fā)生實蠅危害時,可噴90%敵百蟲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防治,也可采摘病果,集中深埋;為防止癭螨發(fā)生,春季發(fā)葉時,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每10天1次,連續(xù)3~4次。
    五、果實采收 一般扦插后50~60天(6月中旬至8月上旬)開始收獲。采摘時,輕采輕放,果實存放厚度不超過5~10cm,剛采摘的鮮果,兩天內不宜在中午強光下暴曬,不能用手翻動,以防破裂,應晾至皮皺后,再曝曬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軟。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