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關(guān)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shù)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命科學總論 » 正文

靶理論target theory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8-28

  亦稱沖擊理論或擊中理論。在說明電離射線的生物學作用時,對吸收的能量引起了什么樣的生物學變化,德紹爾(FDessauer 1923)注意到放射能開始并不是同樣地給予生物體,而是沿著電離粒子的徑跡不連續(xù)的給予的,由此他推測產(chǎn)生只限于熱轉(zhuǎn)換的點狀位置。他提出這些小部分的高溫點是生物學作用的出發(fā)點的點熱理論(德文Punktwrmetheorie)。這可看作是今天靶理論的萌芽。靶理論假定,要在細胞中產(chǎn)生一定的生物學變化,射線在那些特定的部位引起電離或激發(fā)是必要的,這個部分稱為靶。電離粒子通過靶的內(nèi)部或近旁時就給了它能量,這個過程稱為擊中。一次擊中所給予的能量與靶的大小、電離粒子的種類以及速度有關(guān)。這個學說是 DELea等(1946)從理論上大致完成的。如果把經(jīng)典意義上的靶的實體看作是DNA分子,那么就能很好理解與射線對細胞作用有關(guān)的這個學說的重要性。在生物學中引入量子理論是這個學說起了很大的作用。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guān)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36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