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食品添加劑專題 » 正文

獸藥與飼料添加劑殘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7-09
核心提示: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在防治畜禽疾病和促進生長方面有較大的作用,在保障畜禽業(yè)發(fā)展,促進畜禽業(yè)的高度集約化生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動物在使用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后,獸藥及飼料添加劑的原形或其代謝產物,一部分可能蓄積、儲存在動物的細胞、組織、器官或食用產品

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在防治畜禽疾病和促進生長方面有較大的作用,在保障畜禽業(yè)發(fā)展,促進畜禽業(yè)的高度集約化生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動物在使用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后,獸藥及飼料添加劑的原形或其代謝產物,一部分可能蓄積、儲存在動物的細胞、組織、器官或食用產品中,即獸藥、飼料添加劑在動物及動物產品中殘留,并通過畜產品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另一部分以糞、尿形式排出體外,進入生態(tài)環(huán)境,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殘留,在植物、動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對人類的健康產生間接影響。為了促進畜牧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維護人體健康,了解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危害,尋找合適的解決途徑,在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不斷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將變得越來越迫切和重要。

1 獸藥和飼料添加劑殘留對消費者的直接毒性作用飼料添加劑使用時,一般濃度很低,加上食用量有限,大多數并不能引起毒害作用,但也有少數由于吃了含有藥物殘留的組織而發(fā)生急、慢性中毒的現象。許多獸藥都有一定的毒害性,如果長期食用含有這些成分的動物產品就可能產生慢性毒害作用,影響人體健康。對消費者直接危害較多的主要有:激素類飼料添加劑、微量元素飼料添加劑和抗生素類獸藥。
1.1 激素類殘留的直接毒害作用 激素類飼料添加劑,如性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興奮劑等,都能促進動物生長發(fā)育、提高日增重、消除性臭,但是同時污染動物。激素在動物產品中的殘留,可使人產生急、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和激素樣作用。興奮劑如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曾一度廣泛應用于動物養(yǎng)殖,以提高動物的瘦肉率,該物質藥性強,化學性質穩(wěn)定,難分解、難溶化,極易在動物產品中殘留,再加上一般烹調不能使其失活,人食用含有大量"瘦肉精"的動物產品后,會出現心動過速、血壓升高、肌肉震顫、心悸、惡心、頭痛和神經過敏等神經中樞中毒失控現象,嚴重者出現抽搐、昏厥,尤其對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甲亢、前列腺肥大患者危險性更大。如2002年4月廣東遂溪縣發(fā)生一起"瘦肉精"中毒事故,造成31人出現中毒癥狀。這31人是在吃了私宰的豬肉和豬內臟50~150g,30min后即出現心悸、心跳加速、頭痛、頭暈眼花、四肢發(fā)麻、無力等中毒癥狀。經檢驗,此豬肉中含"瘦肉精"竟高達2.8mg"kg。據文獻記載,當人吃了含"瘦肉精"20Lg的肉品,即可引起中毒。20世紀70年代,許多國家均將雌激素或同化激素用作促生長劑,現已發(fā)生其具有致癌作用,禁止作為促生長劑。激素類殘留的動物產品,還會干擾人的激素功能,對人體產生激素樣作用。研究表明,長期食用動物食品中的殘留激素,能使男性雌化。醫(yī)學界已證實,目前青少年性早熟也與畜禽食品中的激素殘留有關。
1.2 微量元素殘留的直接毒害作用 微量元素在保證動物機體健康生長和高效生產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高劑量微量元素一方面可造成環(huán)境污染,對飼料生產者造成直接危害;另一方面,可在畜禽產品中殘留,也可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飼料生產人員長期接觸砷后,可發(fā)生皮膚損害以至產生皮膚癌,少數工人還可繼發(fā)肺癌。吸入大量氧化鋅粉塵后,可引起鋅中毒,一般吸入40mg鋅即可發(fā)作吸入80mg以后明顯發(fā)作。高銅可造成動物肝臟銅蓄積,從而使其食用價值下降,甚至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急性銅中毒可引起胃腸道黏膜刺激癥狀,惡心、嘔吐、腹瀉,甚至溶血性貧血,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休克、昏迷或死亡。慢性攝入銅過高,可引起兒童肝硬化。高鋅和有機砷在動物體內殘留雖較少,但也影響畜禽產品的安全性。
1.3 獸藥殘留的直接毒害作用
1.3.1 對人類胃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國內外近年許多研究認為,有抗菌性藥物添加劑殘留的動物產品,可以對人類腸道的正常菌群產生不良的影響,部分敏感菌受抑制或被殺死,使得正常的微生物環(huán)境遭到破壞,有些條件性致病菌(如大腸桿菌等)可能大量繁殖,或易使體外病原菌侵入,損害人類健康。
1.3.2 造成人類病原菌耐藥性的增加 使用含抗生素等抗菌藥物的飼料添加劑后,抗菌藥物在動物產品中殘留可能使人類的病原菌長期接觸這些低濃度的藥物,從而產生耐藥性。1997年10月首次"抗生素應用于食品動物后對人類醫(yī)療影響"國際研討會,專家一致認為食品動物長期低劑量使用抗生素會增加耐藥菌,并且細菌的耐藥基因可以在人群中細菌、動物群中細菌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產生中細菌之間相互傳遞,由此可導致致病菌產生耐藥性而引起人類和動物感染性疾病治療的失敗。因此建議所有國家禁止使用此類抗生素,以免人類醫(yī)療資源喪失。
1.3.3 直接導致人類疾病 有許多抗生素殘留可以直接導致人體產生疾病。青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在奶中殘留,不僅能抑制乳產品的發(fā)酵,而且還可能使人產生過敏和變態(tài)反應;金霉素殘留對人有光敏性反應;氯霉素殘留對人造成致命的后果,引起
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狀白細胞缺乏癥、血小板減少癥、肝損傷、視神經炎及幼兒灰色綜合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死亡率達70%,即使康復,也常發(fā)生白血病;JECFA認為喹乙醇是一種基因毒性劑,有些證據說明喹乙醇是一種生殖腺誘變劑;呋喃唑酮及其代謝物可誘使動物及人類致癌。上述幾種藥物我國均允許使用,應引起足夠重視。

2 獸藥與飼料添加劑殘留對消費者的間接毒害作用進入環(huán)境中的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對環(huán)境產生多方面影響,同時也受環(huán)境的光、熱、濕度和其他因素的作用,本身產生轉移、轉化或在植物、動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傳遞,對人體健康產生間接危害,其中對人類間接影響較多的主要是:微量元素殘留和抗生素類殘留。
2.1 微量元素殘留的間接毒害作用 微量元素在消化道吸收率較低,劑量高時更低,大部分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污染了土壤、水體環(huán)境。長期使用微量元素含量高的糞便施肥,將導致土壤中微量元素蓄積污染,從而對植物,特別是農作物產生毒害作用,通過土壤富集的微量元素通過植物的再次富集,直接影響到人的食品安全。一般認為土壤中銅和鋅分別達100~200mg"kg和10mg"kg以上即可造成土壤銅、鋅污染和植株中毒。有人推測算,一個10萬只肉雞場若連續(xù)使用有機砷生長劑15年后,周圍土壤中的砷會增加一倍。張子儀(1997)預測,按美國使用砷制劑標準,一個萬頭豬場使用含砷藥物添加劑,經528年,可向周圍環(huán)境排放1t砷。更嚴重的是一旦土壤受到污染,這些有害物質在農產品中的含量大幅度提高,最終通過食物鏈輸入人體或動物體內,將產生更大危害。具報道土壤中砷含量每升高1mg"kg,甘薯塊根中砷含量即上升0.28mg"kg,不用10年該地區(qū)甘薯中砷含量即超過國家衛(wèi)生標準,不能供食用。含高濃度的微量元素的糞便一旦污染水源,也將產生巨大危害。微量元素可被水生生物富集,通過食物鏈最終將危害人體的健康。如海洋生物中的貝類可高度富集砷,食用這些貝類將危害人體健康。
2.2 獸藥殘留的間接毒害作用 研究指出,在牲畜飼料里經常摻入抗生素,消滅了動物身上通常存在的生命力較弱的微生物,使那些有抗藥性的微生物得以繁殖,從而促進了細菌的抗藥性,這些有抗藥性的菌株不僅代代相傳,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又能將耐(抗藥)因子傳遞給其他敏感細菌,使得某些不耐抗生素的致病菌也變成了耐藥、抗藥菌株,給牲畜疾病的防治帶來困難。更為嚴重的是,這些耐藥細菌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疾病的細菌因為有耐藥性,嚴重影響人體疾病使用抗生素的治療作用。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僅1992年,全美就有133萬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很可能是因為動物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通過食物鏈將這種耐藥性病菌轉移給人類,使抗生素對人類疾病毫無效果。抗生素等藥物進入水中,水環(huán)境中耐藥菌的數量顯著增加,使水環(huán)境不僅成為耐藥菌基因的貯存庫,也成為耐藥基因擴展和演化的媒介。

3 減少危害的方法和措施
3.1 健全與畜產品安全達標有關的法制法規(guī) 各級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畜產品安全問題,建立統(tǒng)一的管理部門,加快和完善畜產品安全管理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的層次和加大立法的力度,加強采用國際標準,制定我國藥物與飼料添加劑限量標準,加強對殘留的監(jiān)測,對超標者堅決予以銷毀,嚴把檢驗檢疫關,防止高殘留的畜產品進入流通環(huán)節(jié)。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加強對獸藥的管理,對使用的藥品的種類、對象、劑量及條件做出必要的規(guī)定,嚴格控制,防止濫用。對高殘留的獸藥應限制生產或禁止生產。加強對飼料生產和使用的管理,對飼料中添加劑劑量進行嚴格監(jiān)控,嚴禁添加激素及其它禁用藥物,抗菌素藥物的添加應嚴格按照標準執(zhí)行。
3.2 積極開發(fā)利用新型抗生素類替代品 畜產品中的抗生素殘留給人類健康帶來諸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將抗生素分為飼用型(非處方用藥)和治療型(處方用藥),這雖然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另辟道路尋找可以替代抗生素且無殘留不產生抗藥性的制劑,目前研究較多的有:益生素、寡聚糖、中草藥和糖萜類,這些都可以提高動物的免疫力,減少疾病,并且不產生環(huán)境污染和毒副作用,若將它們廣泛應用到畜牧生產中,將會克服濫用抗生素所帶來的耐藥性和藥物殘留問題,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3.3 積極開發(fā)利用新型飼料添加劑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逐步開發(fā)了一些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新型飼料添加劑,包括有機微量元素類、酶制劑類、酸制劑類、益生素類、低寡聚糖類、中草藥類、氨基酸類和小肽類及臭味控制劑等。新型的飼料添加劑因其功效獨特,無污染、無藥殘、未見毒副作用等優(yōu)點,日益被人們所接受,可開發(fā)利用的品種不斷增加,生產加工技術也得到不斷改進,對大力發(fā)展綠色畜牧業(yè),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擴大畜牧業(yè)產品的出口提供了可能。
3.4 定期進行預防接種 疫病的傳播有3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即傳染源、傳播媒介和易感畜禽。要控制和預防疫病就是要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畜禽。而保護易感畜禽不僅僅是通過隔離,重要而有利的措施是定期預防接種,通過主動免疫,使動物對病原菌產生抗體,達到免疫保護減少畜禽藥物的使用的目的。
3.5 積極改善飼養(yǎng)衛(wèi)生與營養(yǎng)條件 在高密度集約化的畜禽生產中,衛(wèi)生管理遠遠不僅是過去傳統(tǒng)概念中舍內外清潔衛(wèi)生、空氣流通、干濕度適宜、溫暖,以及定期消毒等問題,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研究認為,集約化養(yǎng)豬養(yǎng)雞,實施無臭飼養(yǎng)后,可凈化飼養(yǎng)環(huán)境,緩解應激,改善飼養(yǎng)小氣候,提高畜禽成活率與飼養(yǎng)效益?傊,在管理不到位的養(yǎng)殖場濫用藥物和飼料添加劑,環(huán)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的形式進入動物體內蓄積,再通過畜產品進入人體。所以人類往往是終端生物的蓄積者,有毒有害的物質在人體蓄積濃度為最高。因此,如不逐級控制和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對畜產品的污染,由畜產品引起的公害給人類帶來的健康隱患將是難以估量的。對此,畜牧工作者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9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